以前眼镜这个行业总被人称之为暴利,而现今一个行业已趋于饱和状态,就算是暴利,几十年下来也压缩的差不多了。所以现在更多的人不再这么称呼了,取而代之的是“无良”,因为越来越多的商家为了追逐利益不用心做好产品而是毫无底线的构建营销的谎言,肆意玩弄客户。
有的宣扬着产品“世界一流”,“全球领先科技”,“国际大品牌”,有的无休止的利用促销战略去搅乱市场,有的借着市场潮流换汤不换药,还有越来越多的诡辩让我们猝不及防。那些一上来就要宣称着“改变世界”的,我们都已经麻木了,然后几乎毫无意外的几年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但是眼镜不是一个易消耗品,类似于手机,家电,甚至于比它们更换频率还要低。你有经常看到手机品牌整天叫喝5折,3折吗?就是山寨品牌也不会这么频繁的促销吧,因为他不同于易消耗品,它有不可压缩的成本结构存在。
这样疯狂打折的背后,绝大部分都是名不副实的折扣或是产品本身有猫腻,甚至于先抬高再降价的策略。
首先是说验光仪器多么先进,多么高科技的。以当今科学技术而言,不管仪器如何优越,验光和配镜加工依旧是很依赖验光师个人的技术的,机器只是辅助而已,完全依靠机器目前是不可能达到精准的。
其次,就是宣称自家镜片的高科技技术:镜片防辐射,防蓝光,抗疲劳的功能多么惊世骇俗,甚至于可以降低度数,消灭近视等等,只要有利益,就敢说出口。
但是就目前镜片技术而言,国内并没有一家相对很成熟的镜片生产商,而国外的大品牌镜片厂商如果研发出了一定可以到权威媒体上找到一些证据,许多时候,我们缺少的就是多去搜搜罢了。
纯手工在行业内的定义必须是单独一副一副地制作,尺寸每一副都不同。所用的工具都是传统工具,不会有线切割、高频焊接机、加工中心等等数控机器。
一位能胜任这样要求的老师傅(一定是老师傅)一个月做不了几副,这样的师傅也不多,镜架价格也一定不菲。要做到产出那么大的量的个性定制,又能以网上宣称的几百元零售价销售,这估计是马云也在思考的问题。
凡是明星代言的品牌,在网上都能查得到大面积的信息,否则代言的广告效应就没实现。
而更多的商家仅仅是用一两张明星戴眼镜的图片,就宣称这个明星是它的品牌代言人。仔细看就会发现款式和商家的根本不一样,或是产品本身就是模仿大牌,用来忽悠人。
A、自创”洋“品牌许多企业自己杜撰或者抢注国外品牌的眼镜品类商标。仔细辨认,都能发现破绽。
首先杜撰品牌的起的名字大多不土不洋,有点英文基础的都会觉得很怪,甚至只是用拼音字母凑的。只需在网上搜一下,就会发现国外根本就没这个品牌。
抢注国外大品牌的眼镜品类早些年特别多,比如:通用汽车旗下的“悍马”,im电竞眼镜品类被人抢注了眼镜行业。很多国外化妆品品牌的眼镜品类也被抢注了。
以致于好多人都以为这是个大牌的眼镜,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遇到模棱两可的情况不妨直接到大牌官网确认下他们是否有眼镜品类的产品。
最多被提及的是:意大利、日本、德国制造,不仅如此在国内的销售价还只是1000元左右甚至更低的价格,真要在国外制造,昂贵的人工与关税,以及眼镜产品繁杂冗长的供应链体系,几乎不可能达到。除非是陈年的库存产品低价处理。
还有些公司的伎俩是这样的,先出口200副到意大利一家公司,然后再用另外一家国内公司进口进来,然后就名正言顺说是意大利制造,是不是政府还该去感谢他们增加了GDP呢?
出现最多的是宣称意大利设计。国外设计最常被印制在镜脚,感觉能增色不少,但请不必在意这个了。现在国内真正的独立设计的眼镜品牌真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的产品都是国外设计或者模仿国外设计的。
这句话,三十年前很多品牌就开始在用了,也确实有很多品牌在这样做。但是工厂的定位不同,产品的品质也不一样。同一家工厂生产出来的品质差异也很大,如果没有很强的品控能力,品质的稳定性就不能仅凭这几个字来保证。
也就是意味着这个工厂一副也批发。换个角度想想,是什么样的商店在向他们批发啊?仅是靠着一副一副的销售,他们还能活得下去吗?
另外,从“工厂价”这句话来看,就是一味追求销售量的一种态度,其对产品的专注能力可见确实一般,他们做出来的产品又能靠谱吗?
好的工厂都会很鄙视制作那些模仿味道太浓的款式,都希望挑选工厂自己的款式,但实际下单的话,如果达不到基本的生产订单量,对工厂来说将会非常麻烦,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很显然,没人会去做赔本的买卖。
用某宝的CEO痛斥假货的那句话来说就是“几百块就能买到爱马仕的包,普拉达的鞋,你觉得靠谱吗?” ,越是大品牌对品控及产量的把控就越严格,当然,这也就导致了山寨的水平越来越高了。
能节省部分运营费用,但能节省的空间并没有他们宣称的那么大,如今的网络市场的推广费用一点也不逊于线下的门店费用。其次能真正达到独立设计产品的眼镜品牌寥寥无几,需要能满足工厂的订单基本量,还要承担滞销造成的库存损失,没几家有能力做到的。所以,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把品质这件事做到问心无愧。
光学镜片超过170年的历史,技术的发展和积累都聚集在几家知名的专业光学镜片大厂。依视路,蔡司,豪雅,尼康。
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任何一家眼镜零售企业具有研发镜片的能力,他们自己注册的品牌,或者力推但生产企业语焉不详的品牌,实际上就是贴个牌换个商标而已,品质上是不可能比专业的光学镜片大厂的自有品牌好的,性价比也不可能比专业品牌高。
因为专业光学镜片大厂的品牌也在同一个市场经营,他们不可能接受能替代自己市场份额的订单的。所以,不要轻信一家零售商能“发明”出什么功能独到或者性价比高的镜片,那是需要大量专业研发人员、光学科学家多年孜孜不倦的研究才有可能突破的,不是搞几个营销噱头那么简单。
关于供应链,不妨多去了解一下沃尔玛、优衣库,就可以发现,供应链管理没那么简单。这是一项平实、繁琐、没有故事、一点也不精彩纷呈,还需要严谨细致地不断重复的工作,每一个了不起的传统企业背后都会有一套非常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这是外人所不知道的企业的硬实力。
假冒的初心就是投机取巧,又怎么可能用心做事呢?即便起初为了打开局面用了点功夫在产品上,慢慢就会在顾客无法判断的地方取巧了,或者真假掺着卖。人性就是这样,再过一千年,也不会改变的。
真币的制作工艺十分繁琐,成本也几乎接近纸币的面值了,就是为了提升假币制造的门槛。所以制造假币的人如果将假币做的和真的品质相当,又怎么谋利呢,没有利润的风险是没人愿意去冒的。纸币如此,其他产品也一样。
好的品质都是经得起市场验证的。而现今剽窃大品牌款式,以次充好,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概念炒作的所谓独立品牌比比皆是。只要在网上搜一下大牌的图片,对比一下,立马现形。
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许多企业依靠巨额广告投入获取顾客认知,这就平添了很多远高于同行的运营支出。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许多原材料的成本也都趋于透明化,同样的产品品质加上高额的运营成本还能比同行更低廉的价格,本身在商业逻辑上就是矛盾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势必这些代价都要摊付到每一副眼镜上的,降低了价格,也就降低了品质。
我们通常说一个产品性价比高不仅仅是指价格低,更是指品质不错,如果价格低了品质差了就没有比较的意义了。价格高低其实很容易对比,如果只是以价格低为卖点的独立品牌,很多都是在偷换价格低与性价比高的概念。
当然,不排除存在便宜的好货,薄利多销的商业战略也是可行的,像某东一样,但是往往很多商家都是借着薄利多销的幌子在销售低劣产品。
归根到底,我们都喜欢物美价廉,我们都喜欢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但是对于眼镜品牌来说,要做到真正的物有所值,确有很多门外的人不知道的艰难。所以导致市场上各种投机取巧,唯利是图的商家的出现。
但我相信,随着我们对越来越多市场乱象的了解,我们对那些虚假营销的免疫能力也会提升。
另外,我相信市场一定会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因为基于我从业20多年的观察与实践,确实有一些品牌是一直不断地优化产品,优化技术,而不是一味的唯营销是从。
如夏蒙,如jins(晴姿)等除了拥有资深的跟单人员外,从设计到生产已形成系统规范的一整套品控模式,都是让人敬佩的业内领袖。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对那些用心雕琢产品,精进服务的企业投以赞许的目光,潮水就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