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已死?这家刚融了5亿的独角兽不相信
发布时间:2024-04-29 07:21:06

  今年以来,XR(扩展现实)眼镜赛道的热度又被苹果发售Vision Pro炒热了一波。也带动起了空间计算和AR(增强现实)眼镜产业的热度回升。除了苹果Vision Pro今年很可能会进入国内发售,Meta也宣布将推出首副“AI+AR”形态空间计算眼镜。

  近期,国内AR行业头部企业,也开始陆续推出新品。作为AR行业的“四小龙”之一,2024年1月,Rokid刚刚新完成了近5亿元C+轮融资,并将在合肥落地三大中心。

  4月20日,Rokid 对外正式发布了新一代的AR Lite空间计算套装。基于OST光学透视原理,采用分体式设计,以眼镜Rokid Max 2作为显示终端,Station 2 主机集成了传感、计算、电池模块,组合提供空间计算体验;并全面升级了自研YodaOS-Master空间操作系统,以及全新的人机交互。

  在人机交互上,AR Lite 空间计算套装取消了原有的正面物理按键,新增了多指多手势触控。也就是说,在三维内容操作上,用户可以无缝衔接移动终端的使用习惯。

  当下,空间计算产业正在经历着从概念到产品、生态加速落地的关键时期。“可以理解现在为(2007年)出现的前三年。”Rokid创始人兼CEO祝铭明谈到。

  祝铭明向「市界」表示:2023年,Rokid的营收同比增长200%,主要商业化落地方向是文旅、消费端和工业。2023年Rokid消费端收入已是B端2倍多,业务比重占到65%到70%。

  刚刚上线的AR Lite新品,Rokid方面预计出货量或达到30-50万台左右。“如果能达到,这就是一个达到手机高端旗舰款的销量,意味着真正破圈了。”

  不过对于大家最关心的价格,此次Rokid没有正式公布AR Lite 空间计算套装的定价。发布会上,Rokid玩了个悬念,只给出了「X499」的数字,而Rokid Max2 眼镜和Rokid Station2主机则很可能会分开定价和售卖。据业内猜测,Rokid Max2 眼镜的定价可能会在3000元左右。

  如今在AR产业,中国毫无疑问是表现最为积极和活跃的市场。据亿欧智库发布的《2024年中国AR产业发展研究》等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AR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84.19%,中国出货量占其中的48.1%。而Rokid在国内AR行业格局中,位居市场份额第一位。

  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消费级产品带来。2021年、2022年、2023年消费级产品出货量分别为1.9万台、7.2万台、20.5万台。

  持续增长的数据也给予了从业者极大的信心。Rokid年初完成的5亿元融资便是由合肥市政府牵头,并引入了多家财务和战略投资机构共同参与。此次融资是合肥市首次布局AR眼镜行业,也是近年来国内AR领域单笔规模最大的战略性融资。

  Rokid方面透露,2024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150%,连续四年持续超过100%的复合增长,四年内公司营收总共20倍的增长。“我个人预测,未来10年到20年会保持50%以上,甚至连续100%的增长。”祝铭明说。

  目前行业内围绕AR产品,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一是以Vision Pro为代表的VST(视频透视,Video See-Through);另一种则是以Rokid、雷鸟创新等为代表的OST(光学透视,Optical See-Through)。

  而在交互方式上,以Vision Pro为代表的眼手交互、触摸交互固然是静默交互最极致的交互方式。但出于成本、技术考量,当下国内的AR眼镜市场推出的还多是触摸交互产品。

  但与Vision Pro相比,Rokid AR Lite分体式设计的重量更轻,重量仅75g,穿戴体验更友好,用户感受与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的感觉差不多。

  不过,空间计算行业虽然仍在高速增长,市场规模毕竟仍处在初期。尤其是C端市场仍很小,且普遍存在后续乏力的情况。当第一批乐于尝试新科技的极客用户消耗完后,持续“破圈”能力较弱也是整个XR赛道痛点。

  目前全球范围内,卖得最好的当属 Meta 旗下的Quest系列。但尝鲜热潮过后,折价出卖已成常态。「市界」发现,闲鱼平台上的Quest眼镜多折价出售,九成新都能低至千元左右。

  为了不让产品沦为“吃灰”的命运,祝铭明向「市界」表示:和Vision Pro一样,Rokid 将此次发售的 lite 产品对标为Pad使用人群,希望用“娱乐+轻办公”模式打动商务人群,将应用场景从居家拓展到商旅、户外、办公等场景。

  “当我们有一个大屏幕可以用来看电影,看书时不会喜欢看远处的大屏。三个手指头往回拉时,会转换成一个 去看书,这种就是轻办公。”

  从功能设计中也可看出,此款产品意图瞄准日常办公、使用场景。Rokid lite新品眼镜,推出了能多任务协同处理的多联屏模式,也可以通过调节虚拟屏的大小和距离,最大可以实现等效6米外300吋超级大屏。还设计了空间投屏,支持多端内容快速共享,优化无线蓝牙外设连接等。

  据Rokid官方透露,公司也与阿里云、印象笔记、爱奇艺等达成了深度合作,在各场景下丰富空间应用。

  VR眼镜购买人群的“破圈”也在逐步进行。目前,Rokid的用户画像中,70%为男性,人群收入水平、年龄梯度都比较高,商旅人群大于工程师/极客人群,公务员、国企央企员工较多。“买来送礼的也比较多。”祝铭明说。

  不过目前在C端用户来看,最受欢迎的场景仍是“游戏”。在Rokid Open Day 的展台前,最热闹的是虚实结合的“射箭”项目,争先排队试玩的人头攒动。

  试用者戴上眼镜,拉开手中的实体弓箭,射向一个虚空的目标。类似的游戏体验项目一直被视为AR眼镜的最大应用场景,也被普通受众看作尝鲜的“大玩具”。

  从 Rokid 联合高校举办的创新比赛中也能看出,获奖项目多偏娱乐、教育科普向,比如在虚拟空间中“叠纸”、“观星”、玩游戏等。

  而在商业落地项目来看,最大的应用场景还集中于文旅。比如戴上眼镜,用手指拖拽,就能够在3D空间近距离接触和观察“展品”。但就体验感来说,展品的细节度远不如肉眼,“裸手”操作起来也不够流畅。

  展台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市界」,他们为博物馆提供解决方案,成本大概在四五十万一套,每一个虚拟展品设计都耗费上万元。

  这些也指向了AR创业者们的共同难题:行业到底何时才会爆发,迎来“时刻”?

  生态是关键。目前,消费级AR眼镜的内容生态还不够丰富,远远无法与智能手机相提并论。应用端也始终未能出现爆款产品,内容生态需要依靠各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建构。

  改变局面,仍离不开“爆品”的带动。Rokid方面透露,在Vision Pro发布前,业内大约有1000多个开发者,发布之后就猛增到了3000多个。“很多开发者同时在给我们和Vision Pro做开发。”

  “没有一个客户是Rokid直接服务的,全部来自于生态合作伙伴,Rokid在生态上的战略是往后站一步(Step back),支撑好大家,让大家往前去进行。”祝铭明在演讲中表示。

  “Rokid做过尝试,(价格)涨一点降一点,对销量影响不大,但内容好一点差一点,影响非常大。”祝铭明说,以海外生态为例,上了Google Play平台后,产品的销量会一下翻番。

  因此Rokid方面透露,从今年5月开始,将举办更多线下活动,让开发者和用户有更多交流机会。“我们做系统和开发能力,很多应用生态要靠开发者。我们在中间搭起桥梁,促进双方更好地互动和良性循环。” Rokid副总裁&生态负责人蔡国祥对「市界」表示。

  而站在变现角度,空间计算领域的两大消费场景历来是影视和游戏。而这两块领域的会员模式也是Rokid的营收渠道之一。Rokid方同时透露,今年将会达成“与全球最好的游戏公司”的合作,用户可以有所期待。

  此外眼镜行业,XR行业大规模爆发的关键点也需要社交生态的助力。“(做好)社交的前提是产品的碎片化,今天没有一个XR产品能做到碎片化使用,这是一个大的挑战。”祝铭明说。

  他预测,一旦XR眼镜能解决碎片化场景,佩戴性和便捷性同步提升后,便会完成场景爆发,“今天手机上所有的事,会有机会重新做一遍。但前提是光学、电池、算力、通信等一整套材料的变革。”

  “所有人都在期待这个时刻,但谁有能力定义这个东西?目前群众和基础上具备了,但技术、供应链上没有成熟,所以我们还要有点耐心。”祝铭明说。他也希望,接下来五年能保持50%以上增速,预测三到五年后行业将迎来爆发。